太乙潭观微
丹田元海藏太初,
精气氤氲似有无。
欲向鸿蒙求真种,
烛照深潭莫搅珠。
太乙池畔,少年清源盘坐潭边,紧盯小腹,眉间拧成川字。他已枯坐七日,脐下丹田仍似空谷,唯闻饥肠雷鸣。石上《黄庭经》翻至“丹田之中精气微”句,朱砂批注刺目:“微者,非虚也,乃太虚未判之机!”
躁火煎空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清源愈急,强聚意念如凿,欲在丹田掘出真炁。腹肌紧绷如石,汗透葛衣,反觉气短心浮。忽闻身后嗤笑:“小子欲煮空锅乎?”回首见麻衣老道斜倚古松,手持枯枝拨弄潭水。水面被搅得碎影凌乱,原本沉在幽潭深处的星月倒影,霎时溃散无踪。“此潭若汝丹田,”老道掷枝入水,“强求如搅波,纵有真炁亦溃散。”
烛照深潭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老道展袖趺坐,指结子午诀:“昔太乙救苦真人坐忘昆仑,三载丹田寂然。真人唯以神光温养下田,如观古潭星月。”语毕气息渐杳,小腹竟似与暮色中的太乙池融为一体。清源凝神细察,但见师父脐下微微起伏,如潭面承露,圆融无迹。《坐忘论》:“修心之法,贵在不动。不荡于外,则神归气海。”
春蚕自化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清源如醍醐灌顶,撤去蛮力,只存一缕神意,如烛火轻照下丹田。初时仍觉空茫,他却不再焦躁,仿若静观深潭雾起。不知第几日夜半,腹中忽生暖意,非燥热非胀满,似寒潭底涌起温泉,氤氲如早春地气。那暖意自发旋动,渐成融融空阔之境——恰似师父所言“太和氤氲自然流转”!
真种萌蘖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七日后晨光熹微,清源忽觉脐下微跳,如鱼唼萍。内观时惊见丹田气旋中心,一点温润金芒若隐若现,似雾中星子初萌。“善哉!”老道抚掌,“此乃神光温养,真精化炁之象。昔张紫阳真人《悟真篇》云'甘露降时天地合,黄芽生处坎离交’,黄芽即此真种,贵在氤氲微茫中自生,岂是蛮力催得?”
太和氤氲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清源再观丹田,金芒虽隐,暖融之气却周流不息。如枯根得润,竟有嫩芽破土般的生机暗涌。他仰观太乙池,晨雾正从潭心无声升腾,与天边朝霞相接。
“见否?”老道指向雾霭,“丹田元炁,便如此雾——似无还有,氤氲即是造化。强求其形则雾散,静守其微则云生。”
自此清源每坐,只如烛照深潭。丹田暖融之气日渐醇厚,虽不见金丹灼灼,却似潭蓄春水,生机自涌。他终悟“精气微”之真谛:太初之炁本在有无之间,唯以神光温养,如春风化雨,静待鸿蒙自辟。那脐下三寸空阔处,原是孕育宇宙生机的太和之渊。
#修行##黄庭经##修行的真谛是什么##探寻道家智慧##道家智慧##道家内观##内观##丹道##我的宝藏兴趣###禅悟人生#修心修行#正能量收起#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